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6|回复: 2

《苜蓿地》-力求真实的灾难片

[复制链接]

80

主题

2564

回帖

3501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501
发表于 2008-4-28 23: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大量摇晃的镜头下,我极力控制从我胃部泛起来的酸液,看完了这部电影。

    我拿到的片名是叫《苜蓿地》,其实我比较认同它被翻译下《科洛弗档案》。将照LOST的习惯,我自主的把电影向两端延伸一下;电影的开头之前,我再给它加个开头:一位查地球历史的青年,无意中翻到编号为XXX-XXXXX-XX的视频档案;因此档案是在一片苜蓿地上被发现的,所以它被命名为《Clover field》。在这位青年观看这个档案的时候,就是我们影片的开始(自编的,说明导演给观众留下了一些想象空间)。官方说明:“Five young New Yorkers throw their friend a going-away party the night that a monster the size of a skyscraper descends upon the city. Tol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ir video camera, the film is a document of their attempt to survive the most surreal, horrifying event of their lives.”
   
    如果说导演是想借用DV的手法来营造真实气氛,无疑这失败之举。因为大部分观众还没看明白这是什么一回事的时候,已经晕倒一大片了;呕吐的呕吐,倒地的倒地。其实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导演已经很刻意的去控制DV摇晃的部分了。而且这部神奇的DV,除了晃动的镜头和看似随意的开关机外,大多数镜头都非常专业;特别是那个专业音效和光线采集,并不一个普通DV能拍摄到的(A:你说这样的DV得卖多少钱?B:怎么说也得卖个10万吧!A:10万美金?那是成本...)。
   
    其实故事还是老故事(有的哥们把它叫哥斯拉复仇记);抛开故事不谈,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一级城市的应急疏散能力很强;民众基本上都是有序撤退,这说明911给美国不仅是个教训,还是一个很好的经验。而且导演力图表现美国青年在遇到突发性灾难时的精神状态,本来很矛盾的感情呈现出质朴的部分;只要自己认定了的事,有1%的希望就会付出100%的努力(这可能是美国所稀缺的东西);反复切换出DV里以前记录的镜头来说明Bob和Beth的关系。在没有发生这个灾难之前BOB选择了事业,几乎要放弃和Beth感情。当你只有7个小时生命的时候,你该如何对待你的爱情,当你们两人都只剩7小时的时候呢?这都是比较极端的假设,有人说过,如果你把生命以倒计时的方式来对待的话,你会格外珍惜它。
   
    如果导演把晃动的镜头再减少点,出现的频率拉开一点;这部电影会被大众接受。电影里怪兽的镜头不多,但让人印象很深;巨大的怪兽踢飞自由女神的头部,来宣告灾难的开始,直到电影结束的时候,灾难并没有结束。如果有时间轴的话,灾难是在电影开始之前结束的,否则我们是无法看到这部电影的。有的人用留白来形容这部电影的表达方式,我非常认同;正如我们的国画一般,电影讲的不是灾难,而是意境;如果我们身处于突发灾难中,我们该怎么办?在电影结束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在电影开始前呢?...意志坚强的同学,可以再看一遍,偶是真的不行...。
   
    正如我的标题一样,这部电影力求真实,却一点都不真实;但它需要的并不是真实!


[ 本帖最后由 wolfjoe 于 2008-4-30 00:4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0 收起 理由
ccjjy2k + 4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80

主题

2564

回帖

3501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501
 楼主| 发表于 2008-4-28 23: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流行顺便,那我就顺便转一个较搞笑的影评-来自http://fifid.com/review/1013577/===
哥斯拉进化记 -评论: Cloverfield      作者:朱裏

    哥斯拉又回来了,自从上一役魂断纽约后,它再次以百折不挠的小强精神重现在令它魂牵梦萦的曼哈顿。原以为这又将是一段艰辛的产子之路时,那些四处喷散的类蜘蛛体马上扼杀了我幼稚的构想。原来这次的哥斯拉已经超强进化,想来上一役中孤军奋战而不幸倒下,心中多有不甘,索性先找个隐秘的地方生产的大量的雇佣兵后,再来重战江湖。

   于是,正当我苦苦挣扎于小脑不发达症以及迷惑状态中,一个硕大的脑袋从天而降,琢磨着从哪来的的大菩萨脑袋的时候,哥斯拉已然以半掩桃花状粉墨登场。这时才开始醒悟刚才的那块类石体哪里是什么菩萨,分明就是自由女神的脑袋。而这里,就是哥斯拉的最爱,纽约,全世界被迫害妄想症患者的集中地。

   这注定是场死光光的结局,要是没人死了反而对不起那一长串的剧情分类的说明。可是在先死和后死,等着死还是出去死的问题上,电影在类石体大脑袋落地后就开始用剩余的时间纠结。没有爱情的电影就不叫电影,我一直坚信这一点。想来咱拍个什么革命题材,主旋律题材的时候也要小小的穿插下深厚的阶级感情,这种资本主义大染缸里出来的东西怎么能少了这种东西。于是在怪兽肆虐下,爱情就成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最终出路。一个两个的死叫牺牲,一群一群的倒下才叫屠戮。可惜此时全纽约的焦点都集中在此四人身上,而一切完结都必须建立在最后一个人的咽气之上。好歹在导演的慈悲胸怀以及在哥斯拉的苦苦哀求下,终于在最后时刻赏赐我们能够看到一次面部特写的哥斯拉,这是多么一脸无辜的正太模样啊,原来万恶不赦的哥斯拉在进化时也学会了表里不一。

   伴随着伪正太的那一大口下去,也终结了我们的总摄影师的出镜时间。这个炮灰角色仅仅只在最初和最后露过两次脸,可正是这种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精神却成就了他。正是他,让我们见证了哥斯拉的进化过程;正是他,让我们目睹了生死寻爱记的过程;正是他,让我们见识了美国人民的被迫害妄想症。一句简单的“生的渺小,死的光荣”已经无法对他的人生做出最圆满的总结。

   最终,伴随着慌乱和不安,钢铁四人组华丽解散。绝密档案尘埃落地。至于我们的怨妇小强的去处,还待下集分解。

   最后强烈告诫,小脑不发达者慎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2564

回帖

3501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501
 楼主| 发表于 2008-4-30 00: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n9213 于 2008-4-29 23:00 发表
刚刚才看完,下载倒是有一段时间了,早听别人说镜头晃得厉害,原来看过镜头晃得厉害的是加斯帕·诺《不可撤消》,没想到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表现手法的确新颖,真实感也颇强,颇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个人觉得很不错 ...

和《世界大战》的表达方式不同 ,但要表现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的...表现手法和《女巫布菜尔》类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20 00:12 , Processed in 0.07936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