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0|回复: 13

《南京》老美的帮忙

[复制链接]

14

主题

257

回帖

376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76
发表于 2007-7-23 11: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过正在国内上映的美国记录片《南京》,倒有点令我失望。

片子本身以外,我最失望的一点则是:这样的题材,这样的片子,这样在国际上引起轰动的作品,居然又是出自外人之手。

难道我们总是要靠着别人的关注来审看回顾我们的国度,我们的历史?

不是夸张的说,倘若没有当年年仅29岁的张纯如写出的书,很难想象现在的世界会对“南京事件"有多大的关注。

而我们自己这片古老、伟大、文明、受难的大陆上,至今没有一部真正拿得出去的东西。

拿不出去也就罢了,很多时候,自己都在选择遗忘。

记录片《南京》,原来它摆的不是一个大全局的概念,而是从细节处做文章,试图以小见大,通过一个个悲惨故事的联动来打动人心。它以张纯如作品中第五章《南京安全区》为主线,穿插了拉贝、华群等人的日记书信作旁白,以及当年幸存者的采访和参与大屠杀的日军老兵的回忆。

片中也有珍贵的东西,比如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用老式16毫米机拍摄的影像,不过记录片里只截取了很少一部分(本是共四盘长度达105分钟的电影胶片,2001年马吉的儿子将它捐赠给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从筹备到完成,《南京》一共花了两年的时间,其中15个月都是在准备素材,摄制组走访了六个国家搜集各种音像和文字资料。其间,两名导演用了一个月时间奔走中国各地,寻访了超过30位大屠杀幸存者。

其实这样的片子,如果能找来当事人口述历史,效果最好。但可惜的是,很多当事人都已过世,尤其是那些当时在南京的外国友人/英雄们。那么,补救的方法就是,找人来扮演。但他们又不是真的演什么戏,而只是以悲痛和悲愤的表情和口吻来代为朗诵逝者的日记,并以此推动影片的进展。

对于我来说,这多多少少还是产生了断裂感,无法有强烈的共鸣。尤其是某些演员,相貌明显太年轻了点。倒是那些经历过浩劫还健在的中国老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们是最真实的。他们讲得悲戚,泣血泣泪,只有此时,我们才会被触动得厉害。

可《南京》挖掘分析的东西还是太少了。我多么希望它能深一点深一点,却只看到冰山一角。可能因为资金只有两百万,可能由于时间的关系,由于过去得太久远的关系,同时,历史上关于这个事件留存下来的资料和影像,毕竟是很稀缺。

它就如同一出幻灯片,综合了许多悲惨的镜头和照片,综合了很多良知和愤怒的声音,把最丑恶最黑暗和最美丽最光辉的两面都摆到了我们面前。我们却跟着图象从这一天到下一天,从这个人的故事到那个人的故事,罢了。

如导演称,《南京》是非典型的。这么拍,是为了避免使用传统的记录片手法——比如多位专家讲述,展示大量的照片等等——,他们说希望通过演员的表演和片中传达的情感力量带给观众深入心灵的震撼。

但我总感觉实际做出的结果不是那么奏效。至少对我不那么奏效。眼前都是精心陈列又惨不忍睹拼贴,而且很多时候还得完全靠想象去完成情绪的到位。当然,感性方面还是可以满足,但理性方面呢?严重缺席传统记录片中的专家解说和脉络指引,让《南京》成为了一钵汇集悲情和煽情的大锅炉。

不过无论如何,还是可以把《南京》看作一部充满诚意的抛砖引玉之作,它背后的意义和即将造成的影响,远比记录片本身来得重要。

当年那几个在南京留驻的外国人,组成了八人国际委员会帮人救人,在片中,他们被塑造成了在中国的“辛德勒"。不考虑历史真实的话,都差点以为这是部宣传片,因为片中满溢着太多关于他们的歌功颂德。可是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确很伟大,救了25万人。因他们而活命的中国人都说,他们是活佛是菩萨。但是,这几个老外,熬过了地狱,却并不善终,实在太遗憾。

觉得《南京》本是一个可以拍成《辛德勒名单》那样的题材,但这回导演却只选择把它做成记录片,而我们自己又缺少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大师。我们的大师只爱无极限的黄金甲。陆川在努力,但愿吧。其实,国际上一直有很经典很优秀的关于“犹太人 Vs. 纳粹"的作品,却鲜见有几多不说更惨重也算差不多惨重的“中国受害者 Vs. 日本"的故事,令很多外国人甚至海外华人都忽视了如此一段历史,关于二战中的日本,只记下了美国人的珍珠港和原子弹……这,就足以让人郁闷和反思的了。偏偏,某些无耻的日本右翼还不认帐;偏偏,某些中国人台湾人还认贼作父。

《南京》的创作者自然不需要有中国人的民族屈辱和民族情绪,也不需要去背负所谓“爱国主义教育"的重担,他们只是有良知的人,追求真理和真相的人,警示又传道世界的人。他们说了,不想让这样的“屠杀"被“遗忘",这两个词不该在一起。他们也在片中借口述者的嘴说,揭露南京屠杀的真相,意图并不是要反日,不是要反日本人,而是要反战,要人们看看战争的可怕。因为当身处乱世和绝境之中,失去秩序和理性的时候,人类就变成野兽。

如果有条件让整个群体都能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都能自由地丧心病狂、发泄欲望,又无需也没有道德和信仰上的约束,更在官方的默许甚至命令下没有了罪恶感,那这个群体为什么不呢?就一场集体的狂欢罢了。当年的日本军就是这样,他们不用相信前生来世,不用在上帝面前谦卑和忏悔,他们只效忠天皇。很多日本人至今依然拒绝相信日本军人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是因为他们没有亲临过当时的现场。在那里,已经不是“十恶不赦"四个字可以定义的了。在地狱中,就要做地狱里该干的事。

国民党跑了,有钱人跑了,共产党没来,国际社会不知道。南京的普通人、穷人、士兵,无论男女老幼,当年就这样如同弃儿般地留在那里被蹂躏、被践踏、被残杀、被侮辱,见证着人间的地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南京的悲剧,或多或少地印证了人性本恶论,以及,人始终的群体性和脆弱性。

人需要信仰。

我们可以忘记仇恨,却难以忘却悲伤。

(文/MkGenie)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 收起 理由
wolfjoe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0

主题

585

回帖

776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76
发表于 2007-7-25 08: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fight! fight till deat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1023

回帖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397
发表于 2008-5-1 13: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想翻老贴,但很难想像这样子好的文章居然只有一条跟贴。。。
事业我一定争取,对你不愿放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562

回帖

80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806
发表于 2008-5-1 14: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这个片子时我的心里一直很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2564

回帖

3501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501
发表于 2008-5-1 14: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题材的电影 按老美的拍法是 尽量还原当时的画面;他们对细节要求非常高;但他们从来不加入自己的观点或者去探寻什么,这样显得更加真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137

回帖

1523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23
发表于 2008-5-1 17: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人拍的,在国际上可能影响力没有这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1023

回帖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397
发表于 2008-5-2 18: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在国内影响不大,呵呵
事业我一定争取,对你不愿放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965

回帖

131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312
发表于 2008-5-2 18: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下载了,这就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618

回帖

885

积分

金牌会员

就你话多...

积分
885
发表于 2008-5-2 19: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痛心...
心随我动,海浩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15

回帖

68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88
发表于 2008-5-2 21: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刚刚29号看了,真的很痛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20 02:51 , Processed in 0.09300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