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Yippee-ki-yay,mother fucker!
- 积分
- 4419
|
发表于 2006-10-27 15: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mileGR 于 2006-10-27 15:34 发表
还是大陆强,一个就占一个区!
那D9是啥意思?
转自天灰灰发表的帖子...
1.什么是DVD?
DVD是一种光盘存储技术,旧时所说到的DVD一般就是指Digital Video Disk(数字视频盘),也就是我们碟友口中所说的DVD了; 而现在的DVD早已不光是只有这种单一的用途了,DVD的含义也被扩展为Digital Versatile Disk(数字多用盘),现在流行的DVD Audio等等产品都显现了DVD光盘的多用途性.
2.什么是D5和D9?
其实除了大家所熟悉的D5和D9外,DVD家族还有D10和D18等比较不为大家所了解的类别.按物理特性来分的话,D5碟的学名是“单面单层”、D10是“双面单层”、D9是“单面双层”而D18则是“双面双层”. 每一层中都可以容纳一定容量的数据,也就是说,“单面单层”的DVD所拥有的空间是最小的,而“双面双层”的DVD的空间则是最大的.更大的空间可以容纳更大的数据量,所以D9所能容纳的数据量几乎是D5的一倍,这也就是D9碟为什么通常拥有更佳的音画质量和花絮的原因所在了.所以在我建立片源区的那一天开始,我就提倡用D9片源来做,毕竟能获得相对完美的效果.而且咱们YDY总爱出单独的花絮也是算咱们的一个特色了~呵呵....
附: 容量表(前为实际可达到的容量,括号内为标称容量)
DVD-5 (12 cm, 单面/单层) 4.37 GB (4.70 GB)
DVD-9 (12 cm, 单面/双层) 7.95 GB (8.54 GB)
DVD-10 (12 cm, 双面/单层) 8.74 GB (9.40 GB)
DVD-14 (12 cm, 双面/混层) 12.32 GB (13.24 GB)
DVD-18 (12 cm, 双面/双层) 15.90 GB (17.08 GB)
3.什么是NTSC和PAL?
NTSC和PAL归根到底只是两种不同的视频格式,其主要差别在于NTSC每秒是60场,而PAL每秒是50场.由于现在的电视都采取隔行模式,所以NTSC每秒可以得到30个完整的视频帧,而PAL每秒可以得到25个完整的视频帧.这每秒一帧的细微差别在DVD的表现上会有什么区别呢? 众所周知,电影胶片的速度是每秒24帧,而PAL制的DVD每秒就会比胶片多放一帧,也就是说同一部电影,PAL的放映速度会比胶片提高1/24;那NTSC每秒可以得到30个视频帧,是不是会比PAL来得更快呢? 其实不然,NTSC采取了3-2PULLDOWN技术把电影转成每秒30帧,所以相同长度的电影,NTSC和PAL的放映时间换算是:NTSC时间 X 24/25 = PAL时间。
如果照这么看的话,PAL似乎比NTSC相差很多,但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性因素即: PAL是625行的,而NTSC是525行的.也就是说,PAL的线数来得比NTSC更高,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碟友更推荐PAL的理由了.因为行数高了,那清晰度不也就高了嘛.呵呵....
在DVD各区的发行中,其中二区尤其法国人比较喜欢用PAL格式.而一区则多数喜欢用NTSC.
4.什么是DeCSS?
前文所解释的一些术语都来自业界指定的标准,而DeCSS却完全不同.要说DeCSS,首先我们必需来谈谈CSS.
CSS(Content Scramble System)内容扰乱系统是为了防止数字方式的复制,最初由松下和东芝开发,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保护DVD光盘不会被非法复制,但是1999年,这个复杂的加密系统被一位当时仅有十六岁的天才挪威少年用一个几十K的小软件所破解,那个软件就叫做DeCSS.
但是其实现在碟友们挂在嘴上的DeCSS和那位挪威少年的软件已经没多大关系了,碟友们说的DeCSS通常是指一种和有损压缩相对的概念,表示的是碟片完全保留了原版内容而没有经过什么压缩或者删除.
况且现在9区的那些D商也绝对不是还用上面那种最早期的简单DeCSS技术来对现在复杂的DVD结构做破解,这种破解技术已经经过无数次完善与修改,最终现在已经几近完美了.这也就不难理解现在他们为何能把国外原版的那些小白兔、无限模式等最新技术都还原得那么彻底、那么地中国化了....
5.DVD的音轨和字幕
在一部DVD影片中,最多同时可以拥有8条不同的音轨以及32条不同的字幕供观赏者随时进行切换.
6.什么是DTS AC3
DTS AC3都是目前流行的环绕声制式,两都采用了不同的编码方式.两都都采用了左、中、右、左环绕、右环绕和次低频等6条声道(或称5.1声道),所不同的是,AC3采用的数字压缩比是15:1,而DTS仅为6:1,越低的压缩比需要占用越大的空音,但也能获得更好的音质,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碟友更推崇DTS音轨的原因.
7.什么是SB
所谓SB,其实是Super Bit的简称,单看字面就可以很容易的看出Super Bit代表的是超高码率.其实SB是SONY公司对他们的音像产品的载体-DVD9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优化,删除所有不必要的花絮而保证正片音画质的一种做法.
8.什么是THX
THX是Tomlinson Holman Experiment的字头缩写,它并不像DTS或是杜比数位音效一样是一种音效标准.它算是一种认证,是由卢卡斯影业(Lucasfilm)所制定的为家庭剧院所设计的品质保证, 以及为家用视听器材(家庭剧院)提供完整的品质规格规范. THX标准与国际标准不同,大多数标准都有一个允差范围, 但THX不设允差,只有一个最低要求,必须超过才能合格,消除了人为猫腻,所以值得碟友推崇和喜爱.
9.什么是可变宽银幕
如果要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说明可变宽银幕的话,我会说: 可变宽银幕是一种可以根据你的设备而输出最适合的图像比例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就是当你用4:3的显示设备观看DVD时, 16:9的图像上下部分会自动饰以黑边而保持最佳的显示效果,而当你使用16:9的显示设备观看时图像又会自动以16:9的屏幕比例完全显示.
[整理] 套套授课Part III - 浅谈片基...
一张DVD,理论保存时间是100年.但由于气候环境及物理磨损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一张碟的寿命缩短了很短,一般说来,如果你买原版就是正版的,护理得当而且在干燥的环境下应该可以保存在30年以上甚至更长,但相对于9区所生产的那些碟子就不是这样理想了,能保存5年以上就算个奇迹了.这主要是因为D版产业的地下生产流水线与正规厂商无法相提并论,而且赚黑心钱的D商现在越来越多,完全不考虑广大DY的自身利益,偷工减料,导致我们辛苦买回来的盘有的没1年不是白掉就是黑掉了,这主要还是因为被空气氧化了,但在短时间内还不影响观看.本人手底下就有不少现在完全黑掉或发白的D9光盘,但仍然可以继续观看,但这只是一个等待死亡的碟了...由于D5光盘不涉及到这个因素,所以相对来讲,D5盘是安全的.当然最放心的还是正版盘,都不会出现这种很早就死翘翘的问题.这里要重点说下有些带水纹的盘,盘面开始出现水波纹不代表就开始出现读取数据困难,但出现水纹也不代表它一定就没有问题.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有的国外原版的盘也会带有水波纹.你要看那个水波纹是否"有条理有顺序"的出现,如果是从一个地方开始泛开水纹,观察一段时间,它仍在扩大,那就证明这个盘多少有些问题了.
鉴别一张碟的片基好坏,最初始也是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看".呵呵,当然了,这也不是决定性的方法.但是对于因物理因素导致的碟片播放不正常,观察片基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一.正看: 主要是直视碟的数据面和印刷面,看看数据面上有没有明显的瑕疵,例如气泡、小孔、磨损的痕迹,塑料面上的裂纹,塑料表面的硬伤,数据面是否偏芯,印刷面是否有穿透或携带了有明显凸起的杂质,这样一些问题都或多或少会导致碟在播放过程中的短暂停顿、MSK、不能识别或死机,
二.侧看: 主要是斜侧方观看碟的数据面,看看塑料片是否有经受挤压带来的裂纹,这种在正看时有时不会很清楚,但侧看时的折光会有所显示,这种裂纹也同样可以带来播放不正常.
三.平看: 这是一般人不太注意的观察方式,但这种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是将碟从盒中取出,印刷面朝下平放在一个光洁的平面上,看看碟中部是否有突起或下凹,如果不能平贴平面,则说明碟是有变形的情况发生的,这也同样会对播放和播放器的机械伺服系统造成损坏由于现在很多地区还在使用类似透明塑料盒包装,那种硬质内爪会经常造成碟片变形,因此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指出的是,观看片基并不是测试一张碟好坏的决定性手段,但是起码可以识别出物理因素给碟带来的损害,因此作为选购碟片的第一手信息来源,确实是需要有正确的观察方法的.
最后要说的是,想让盘片不受损,让它的寿命长远些,还是看你如何保存了.本人由于在北方,气候来讲相对于南方潮湿的环境要优越些,但这也不一定能说明情况,保护措施得当即使你在sahara大沙漠也照样可以.(这句话明显是在玩笑 (^o^))
1、 拿盘应只接触盘片中心或外部边缘,不要用手指去碰闪亮的盘片表面,这个是最基本的常识.
2、 不使用的盘片要放在碟片盒内,从盒内取出时不要弯曲盘片,把盘放入碟片盒或播放机内要注意不要划损盘片.
3、 关闭播放机碟片盒时要确定盘片已经放置妥当.
4、 盘片要远离辐射体/发热体,避免阳光直射,,不要让小孩去碰.磁场对DVD盘片没有影响, DVD规范建议盘片存放环境的温度为 -20 到 50 °C,相对湿度为 5% 到 90%.
5、 摆放碟片时,要注意不要横着叠放上去,这样会使下面的碟片变形,应该竖放,如果装箱的话,那就要切记放干燥剂,以躲避梅雨季节的毒手.
6、 尽量把装碟片的小塑料薄膜袋给去掉,否则一旦融化,那你的碟片不死也死了.
[ 本帖最后由 refealance 于 2006-10-27 15:4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