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6|回复: 1

《鱿鱼和鲸》:婚姻困斗,进退两难

[复制链接]

259

主题

1091

回帖

1773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1773
发表于 2006-3-28 13: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影片的名字
虽然影片的名字叫《鱿鱼和鲸》,但是,另一种翻译为《乌贼和鲸》可能更贴切些。影片中长子反复提到小时候去海族馆所看到的乌贼和鲸的那场惊心动魄的博斗,以及影片结尾时在空旷的博物院里,一只粉红色的小乌贼正用八爪死死缠住一条巨大鲸鱼的牙齿,彼此僵持在一起,两者皆是惶恐至极,都在强烈地烘托影片主题。

为什么叫《乌贼和鲸》呢,首先来看看这两种动物的扑食习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乌贼:海洋三霸之一,其中的大王乌贼形状酷似鱿鱼,常与鲸鱼发生冲突,据载,纽芬兰的一位捕鲸者曾目睹大王乌贼与鲸鱼的一场生死之战,最后大乌贼王用触角抵住鲸鱼的鼻孔使其窒息而死。
鲸鱼:常以母系群体出现,并以中年雌性最为珍贵,其中抹香鲸最为著名,主要食物是乌贼,最爱吃的是大王乌贼。

当鲸遇上乌贼时,海洋的平静将彻底打破,它们将产生殊死捕斗,而最后的结果,基本上都是两败俱伤。这,既命运上就决定的相遇,又是从本能上追求的对决,既是一段势均力敌、惺惺相惜的奔命,又是一行在天昏地暗中迸发的死神泪光。

乌贼与鲸的对持传神地暗示了主人公夫妇之间的关系,隐射着现代家庭无处不在的冲撞和支离破碎的孤独。看上去风平浪静的知识分子家庭,却暗藏着实力相当的对持博斗,这场博斗是一场困斗,历时持久,双方都要竭尽全力,既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

所以,正是片中知识分子家庭中夫妇以及两个孩子各支持一方的困斗,用片名《乌贼和鲸》正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影片主题,以及暗示这场困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四个主人公
(1)父亲伯纳德
美国80年代典型的知识分子中产阶级,自负、高傲且独立。他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只遵循一个简单却十分苛刻的标准:对方是否是不懂文学、不读经典的门外汉,以至于这样的观点也传给了长子。他很孤芳自赏,完全以绝对自我为中心。一旦妻子开始写书了,他就要求把书的结局改成他认可的,否则就吵架;妻子比他更有成就了,有人找他妻子签名了,他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他与妻子间的不欢而散,应该说与他的性格有必然关系。他倔强、固执,一付知识分子臭老酒的盲目自大,小范围是害人害家,大范围来说是误国泱民。

但从另一角度来说,在他身上没有男权主义或父权主义,他与儿子们讨论的话题是可讨论的,可论证的,无论是讨论女性阴道的独白,与孩子母亲的性生活,这些亲密、大胆的话题大部分是出于像朋友那样轻松、平等的氛围下,这一点足可成为中国教育机制的“绝佳反面教材”。当小儿子和他打乒乓球时,小儿子输了后把球拍向他抛过去,差点打到他的头部,他也没有因此而勃然大怒,说明作为知识分子他还是个很民主的父亲。

(2)母亲琼
其实这位妻子,也是位知识分子,性格与其夫有许多共同之处。当然,是琼首先出的轨,如果在中国的话,离婚她肯定是倒霉的一方,如果捉奸在床的话,离婚时肯定是很被动的。不过这是在西方,她看似在离婚这个问题上是比较有优势的一方了。

不可否认,夫妻双方都想挽回失败的婚姻,琼给伯纳德的母亲打电话就说明了这一切,然而他们的三次吵架,说明挽救是徒劳的,困斗才是永恒的。夫妻关系的慢性杀手绝对是争吵,但争吵的性质最简单可分为两种:第一种现象是夫妻常为家具摆放意见不和、饭菜不和胃口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一吵架就闹离婚,左邻右舍常处于被骚扰的状态,然而这种夫妻正是常言“床头打架床尾和”的类型,虽然日子算不上和美,但大部分会吵吵闹闹处一辈子;第二种则是看上去理智和清醒的家庭,很少不顾双方尊严去打破婚姻的礼貌表象,而是把对对方的不满堆积在心头,直到火山爆发才一鼓作气倒筛子,这一重拳常常打得对方目瞪口呆,破裂处几乎很难补救。影片中的夫妇绝对是属于第二种,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的必然结果。

琼在挑选新的性伴侣时,典型地似乎在与原性伴侣赌气。伯纳德最看不起的文学门外汉,他妻子却尽挑这样的男人上床。斗争,像是这家庭最值得做的事,甚至连性,都是赌气。伯纳德随随便便就和自己的女学生厮混,也正是如此。

甚至到影片结尾时,伯纳德躺上了救护车,还对妻子琼说“婊子”,表面上既是到死也要斗争的决心,深层次来说,这是他们年轻时候对一本文学著作的默契,是两个人幽默的小秘密,从琼的忘记可见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谈资和共同感受了。

由此可见这对夫妇斗争的持久性,连续性和殊死性。

家庭斗争不可避免要把孩子们也卷入进来。

(3)长子沃尔特

因男子气比较重,所以加入了父党。因为一直崇拜父亲,很父亲亲近比较多,受父亲渲染较重。无论是对文学及某些作家的态度,还是父亲对待交往人的选择上,都对父亲是一脉相承。当然,他靠这些也泡到了马子。但他对这些继承的东西,有些过头了,居然开始抄袭了,而且继承了夸夸其谈、自大和无耻。在大学会上表演的曲子竟是剽窃弗洛伊德的作品,还毫无悔意表示自己完全能创作这样的作品只是没必要,这个看似才高八斗的学生竟丝毫认识不到自己道德观念上的缺陷。可见其受父亲的感染中毒已深。

但沃尔特的两次来自父亲的打击,让他对父亲的高大形象开始怀疑了、开始真正地思考了。第一次是目睹父亲对小情人挑逗的那一幕,沃尔特突然醒悟过来,父亲的高大的形象开始倾斜。第二次是父亲突然病倒,那具软弱倒塌的身躯象征着崇拜者形象开始还原到一个真正父亲的位置,而沃尔特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在对待母亲的问题上,沃尔特是绝对地站在父亲这一边,与母亲产生激烈地对抗。他认为,离婚的所有问题都出在感情出轨的琼身上,对丈夫是恩将仇报,对儿子是隐瞒不报。并对母亲产生了侮辱性的语言。有了长子沃尔特的加入,家庭困斗的火药味会更浓,战争会更持久及惨烈。

(4)次子弗兰克
他个性古怪,但特立独行。因为这些个性,父亲的智慧讲坛对他来说是难以接近的严厉和说教,父亲的关心更是霸道而毫无尊重可严的。影片一开始就非常高明地指出“因材施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伯纳德在绕圈子找位置停车时,第一次和小儿子一起,后者表示想先下车被他制止,而第二次和大儿子在一起后者则主动表示要陪他一起绕上几圈,这两个迥然不同的细节指代的父子问题从头贯穿到影片结束的。子不类父是最根本的原因,对9岁左右男孩来说,崇拜哥哥和父亲是最常见的行为,然而他显然是被权利中心驱除在外的落雁,于是在温柔的母爱中继续他的淘气生涯和偶尔的男子汉行为构成了他颇为古怪的少年时代。也是因为这些,次子弗兰克跟母亲走得越来越近,从而成为真正的母党。在与父亲打乒乓球时,他敢把球拍砸向父亲,说明他已经跟父亲没什么感情了。

弗兰克的成长路程是孤僻和偏激的。相比他哥哥而言,他应该是这个家庭的最大受害者。他对着镜子里像父亲的脸骂脏话;他在被全家遗忘的时候喝闷酒;他把精液涂抹到女同学的柜子上面。这一切,等他长大了,也差不多会成为变态狂。

值得庆慰的是,他是全家中最愿意说出自己想法的人,他不像他哥哥那样没主见,也不像他妈妈那样逃避责任,他选择主动出走,他会作出自己的选择,他也会理解别人的选择,比如他妈妈和他的网球教练走在了一块他也不反对。这是这个家庭中唯一的亮点,但的确值得悲哀。

像这样的母党投入父亲的困斗,其结果可想而知。

总体评价
虽然家庭离婚话题不是现在大多数爱看电影的人喜欢的素材,虽然这部片子也许对于喜欢看大片的人来说会看着睡着,但对于关注类似话题的人们,以及目前正陷入家庭困斗的人们来说,这部影片也许是个提醒,也许是付良剂,也许是盏明灯,也许只是个消遗的东西。

但无论怎么来看这部作品,导演的良苦用心和演员出色的表演,在短短80多分钟的作品中,已经很直白地表现了像这样的家庭没有任何温馨,毫不掩盖地揭露出海水与火焰的对立,乌贼与鲸的困斗。这部片子短小精干、意韵丰富、意味深长,是一部经得住反复重温和剖析的精品。

如果你没看懂,没体会出来上述用意,还是建议请你再多看几次。

推荐指数:★★★★☆。需要反复观摩和细细品味的片子。

影片资料:

◎中文 名 鱿鱼和鲸
◎片  名 The Squid And The Whale
◎年  代 2005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剧情
◎语  言 英语
◎IMDB评分 8.1/10 (2,225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367089
◎片  长 1:20:50
◎导  演 诺亚•鲍姆巴赫 Noah Baumbach
◎主  演 威廉•鲍尔文 William Baldwin .... Ivan
      杰夫•丹尼尔斯 Jeff Daniels .... Bernard Berkman
      劳拉•琳妮 Laura Linney .... Joan Berkman
      安娜•帕奎因 Anna Paquin .... Lili
      Jesse Eisenberg .... Walt Berkman
      Halley Feiffer .... Sophie
      Eli Gelb .... Jeffrey
      Adam Rose .... Otto
      Jo Yang .... Nurse
      Owen Kline .... Frank Berkman
      Henry Glovinsky .... Lance
      Alexandra Daddario .... Kate Roach
      Billy Baldwin .... Ivan
      Benjamin Smolen .... Tony
◎简  介 
一个特立独行的布鲁克林家庭,一家之主(杰夫丹尼尔)曾是一名伟大的小说家,现在靠教书维生,当他的太太发现自己也有写作天份时,嫉妒心将这个家庭给撕裂了,两个孩子被迫接受单亲家庭生活。萝拉琳妮开始与小儿子的网球教练约会,杰夫丹尼尔则劈到了大儿子的女朋友。

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伯纳德一家面临分崩离析——文学教授伯纳德与新进作家的妻子琼协议离婚,联合监管他们的两个儿子:16岁的沃尔特和14岁的法兰克。但是,看似平静地分道扬镳的家庭实际上暗潮汹涌:为了联合监管权不断发生冲突的伯纳德与琼;父亲与大儿子爱上同一个女生;两个儿子对母亲不断外遇迥然不同的态度;到了青春叛逆期儿子们遇到的种种问题……一切都会有完满的结局,还是最终两败俱伤?

4

主题

32

回帖

47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47
发表于 2006-4-24 10: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楼主分析得细致。刚刚看完,看的时候比较累,个人感觉华语电影中的家庭伦理片如《饮食男女》、《推手》等可以参照来看,从中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25 15:19 , Processed in 0.07813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