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weier

动车组用的是哪国的技术?

[复制链接]

450

主题

5387

回帖

7652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7652
发表于 2007-4-21 11: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田中信彦:“中华之星”为何不见闪亮
(博讯2006年8月31日)
   
日经BP:“北京~上海高速铁路”终于决定原则上采用“借鉴了国外技术的中国自主技术”。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另外一项国产高速列车开发项目则正面临着悄然下马的结局。这个项目就是“中华之星”。
   
曾几何时,这一项目被期望能够真的成为代表中国铁路技术的璀璨之星。但由于“安全性能没有达到标准”等原因,而被打入“冷宫”。投入了大量财力和人力开发的列车,刚开始还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一个不起眼的铁路区间当作普通特快列车运行,现在据说已经停运放到某个仓库里了。

自主技术,输给了时间?
   
“人民日报(日本版)”在2002年12月14日曾报道“中华之星”试运行的时速最高达到300.2km/小时,并强调“这是一列所有技术均由中国自主开发的纯国产列车。实验运行证明列车乘坐起来既舒适又安全,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确认”。
   
虽说是“中国自主开发”的列车,但制造商都承认使用了大量进口零部件,一部分铁路技术谜甚至指出“车辆的色彩就像是日本JR的特快列车“KUROSHIO”的翻版”等。
   
但是几年之前还作为一大成果夸耀的“纯国产”高速列车为什么会被实际上打入冷宫,又为什么转而采取以引进外国厂商技术为基础的方针了呢?
   
至少到目前为止,其中真相无人得知。“中华之星”的客车部分由长春轨道客车公司负责生产,动力部分由日本川崎重工的合作伙伴--南车集团旗下的株洲电力机车公司负责生产,运行调度则隶属于天津铁路分局。可是实际上“中华之星”与京沪高速铁路项目一样,由中国铁道部掌管着所有重大事务,有关该项目的明确方针很少公开。
   
但综合各种报道就可以发现,时间是“中华之星”受到冷遇的最大因素。不管是投建新干线,还是原有线路的高速化,对铁道部来说提高运输能力是燃眉之急。虽然谁都明白培育国产技术的重要性,但无法一直等下去——这应该是铁道部官员的真实想法。
   
其实,中华之星虽然最高时速达到了300km,但性能稳定性方面存在问题也确实是事实。中国的经济杂志《商务周刊》06年3月5日号刊登了这样一篇报道:2002年11月某日,铁道部部长一行乘坐的“中华之星”试验列车在高速行驶中突然警报长鸣,车轴附近冒烟而紧急停车。运行试验也只好当场停止。
   
据日后的检查报告称,故障原因是进口轴承存在质量问题。虽然这不是列车设计方面的问题,不过也有看法认为这起意外事故对“中华之星”来说可谓是致命伤。
   
处于对外依赖的危机感和现实路线的夹缝之中
   
不管真正的原因怎样,京沪高速铁路项目最终决定交由与外国企业具有合作关系的数家中国企业来承担,“中华之星”项目便由此搁置,参与该项目的技术人员也相继离职则是现实。
   
有时让人感到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的中国政府,为何对好不容易才发展到目前水平的中华之星项目停止支援了呢?从性能的稳定性、交付日期和通过技术转让能够提高的水平等角度考虑,引进外国企业的技术的确更为现实。但是,对于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来说,今后要想保持持续稳定地发展,就必须使自己的技术开发能力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可是在这一点上,大多数中国企业的现状还是很不尽人意的。
   
虽然中国政府在口头上一直强调国产技术的重要性,但在关键的时刻,却很让人费解地大方,作为一个国家,如此明显地依赖外国技术能行吗?身为外国人的笔者,也不禁有些担心。当然,对于外国人来说,中国政府的这一决定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中国政府虽然很希望能够培育出自己的技术,但国内政治和国际形势与以往不同,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于自主研发。心里明明知道这样做不行,但最后还是采用了便利的外国技术。现在手中有些现金了,就更容易依赖外国技术。
   
透过“中华之星”的结局,仿佛看到了中国政府的复杂心态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博讯 boxu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4

主题

30万

回帖

2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268062
发表于 2007-4-21 11: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典型一外行的文章...至少是机械方面的外行...不是机车的设计问题是选用的进口轴承问题...那作者要知道...选用成熟标准件是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不是设计问题还是什么问题...设计不仅仅只是拿出个概念...还要考虑成本..成熟的制造技术...总不能所谓的设计就是画一想像图..然后让制造单位去玩命
PG决定了脑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0

主题

5387

回帖

7652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7652
发表于 2007-4-21 11: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几个中文日文站点上看到都这么写的,不好意思,俺对机器确实一窍不通,仅供参考;!!

有个中文站点甚至写道,由于车上的警报系统及时发挥作用,避免了事故,说明了国产预警技术的可靠性,最后把问题归结于进口的那玩意质量不过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4

主题

30万

回帖

2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268062
发表于 2007-4-21 11: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ephyr 于 2007-4-21 11:45 发表
在几个中文日文站点上看到都这么写的,不好意思,俺对机器确实一窍不通,仅供参考;!!

有个中文站点甚至写道,由于车上的警报系统及时发挥作用,避免了事故,说明了国产预警技术的可靠性,最后把问题归结于进 ...



呵呵...我觉的完全是政治原因...不是纯粹的从实业和技术出发的.....我对机车也不熟悉..我是机械制造行业...报警系统只是个应急系统...成熟的设计应该期待在设备的整个运行周期中都不要报警应急动作...成熟的设计要又稳定的运行可靠安全和长远的运行寿命...这本身也会降低运行成本.....而这些要从设计就考虑到...其中还要包括制造成本和制造技术难度...
PG决定了脑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0

主题

3478

回帖

5028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5028
发表于 2007-4-21 22: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生产,中国组装。最早的几个车头是去年直接进口的。

[ 本帖最后由 xug 于 2007-4-21 22:0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7

主题

2万

回帖

3万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36136
发表于 2007-4-21 22: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这个干嘛,没看钱都在楼市股市上呢
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4

主题

30万

回帖

2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268062
发表于 2007-4-21 22: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房事上............
PG决定了脑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4

主题

30万

回帖

2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268062
发表于 2007-4-21 22: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进技术和进口成车是绝对两个概念....可以制造和可以市场化也是两个概念.....这个大家要搞明白了....不要以为炼钢量全世界产量第一就很牛...我们能做汽车的钢板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宝钢的技术还是淘汰的日本技术....知耻而后勇....
PG决定了脑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7

主题

2万

回帖

3万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36136
发表于 2007-4-21 22: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这样,下周买进宝钢
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4

主题

30万

回帖

2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268062
发表于 2007-4-21 22: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akelook 于 2007-4-21 22:50 发表
原来是这样,下周买进宝钢



嗯我倒推荐.....钢材现在是一天一个价格....关注特钢行业...现在这个特火...一天都能出两个报价
PG决定了脑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21 22:16 , Processed in 0.10053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