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ritter

股指期货不会---半夜鸡叫

[复制链接]

1084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7955
发表于 2007-7-20 09: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牛肉还没涨吧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3

主题

8454

回帖

7741

积分

版主

弱弱的海豚

积分
7741
发表于 2007-7-20 09: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摩登大圣 于 2007-7-20 09:31 发表
牛肉还没涨吧


回摸摸..我喜欢吃滴牛肉面涨价了..现在都5块钱1碗了..
其实我本来什么都没有....


俺是多尔的豌豆.. 俺是墙根...  俺还有那乌黑亮丽的长发...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斗得过二奶,打得过流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主题

5543

回帖

7559

积分

网站编辑

晚安吾爱

积分
7559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09: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生油涨的离谱的来~~~~~~~一桶好点的要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主题

5543

回帖

7559

积分

网站编辑

晚安吾爱

积分
7559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09: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铁个老任的-加税与免税的政策导向

布朗上台了,因为布朗提出了要解决与民众相关的教育、医疗与住房问题受到了民众的欢迎。刚上台的布朗并没有放空炮,面对房价的上升首先承诺了增加住房的大量供给,其次是在居民购房上实行了进一步的减免税费。

法国刚刚换了新总统,同样在为提高法国人的收入上做出了三十五小时/每周工作日之外加班所获取的劳动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决定。

与各国相似的是中国也同样面临着教育、医疗与住房的问题,但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调控措施都恰恰相反,不是用免税而是用加税的方式来解决的。

股市上升了,加印花税;外贸顺差大了,取消退税增加出口税;土地升值了,征收增值税;土地收了租金,还要交使用税;二手房交易还要交营业税、契税、所得税与增值税。而个人的货币资产在变成房屋之前早已扣缴了个人所得税……

首先应确定的目标是解决住房问题优先还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优先。其次是防止投机炒房优先还是改善生活质量优先。再次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优先还是抑制房地产价格优先。当然还有是否应大量增加供给以满足需要优先等等的问题了。

税收是宏观经济重要的调节手段,减税是为了鼓励与支持,加税是为限制与抑制,用税收来调整结构与供求关系。

如鼓励增加出口时减税,限制出口时取消退税优惠或加税,鼓励节能时给以补贴或减免,限制高能耗时加税等措施都说明了这样一种政策的调控导向。

但这种税收的调控在商品房(或二手房)面对个人消费者与发展商生产者两个不同主体之间会产生双重目标对立的一种局面。

为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政府应优先给以政策支持,实行减免税费的政策。世界各国几乎都采取了这种方式。如同房改房实行低价销售是为了弥补历史上工资中没有住房含量一样。但并非福利分房给了所有城市居民以保障,那么对那些没有享受福利分房的家庭是否应减免购买住房的税费呢?

虽然98年后来的政策中工资中增加了住房补贴,但这个工资中的含量是远远低于福利分房中的价值的。给以减免购房的税费也不过份,只是要坚持每个家庭只拥有一套住房时实行减免税费就行了。但中国除上海市在99年—2003年之间单独实行过此项政策之外,国家未实行过此项政策。

国家是否鼓励和支持居民用自身的收入购买住房,并解决居住问题呢?看来尚存在认识上的差异。

连续几年的宏观调控中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那就是要坚持严格的土地招拍挂制度。防止土地低价出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以保证国家与政府从土地中取得的收益,并坚持价高者得。即使在两限房中也不放过政府增加收益的机会,看来国家并未兼顾保证居民住房权利是政府的职能!

另一个明确的意见是国家坚持让市场多提供普通商品房、低价商品房以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需求。表面上看政府似乎很关心、很在意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并且在普通商品房的面积标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甚至下达了70%的土地用于建筑9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的强制性指令。但一细想就会发现,政府只不过是收取了高价土地收益之后将政府应承担的保障性住房和鼓励居民购房的责任推给了市场。

减免税费或降低土地收益是政府掏腰包买单的责任。如果说降低土地的收益会将利润转移给了“黑心”的开发商,那么减免购房者的税费就不会发生这种利润转移的问题,而一定是针对消费者自身的优惠了吧!而在政府不掏腰包的前提之下,让市场来降低房价埋单则无论如何都不是政府在承担责任的行为。

除了购房按揭贷款降低利率与普通商品房降低了契税之外,似乎找不到政府鼓励与支持居民自购住房的政策支持了。反之可以举例,增加政府收益和财政收入的各种税收的政策却远远比这两项减免的支持的政策多得多。可见政府仍在将增加财政收入放在首位,而非将解决居民住房优先放在首位。

也许有人会说各种加税政策不是为了限制和抑制需求,而是为了限制和抑制炒房的投机行为。问题有三:

一是,中国的刑法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就取消了投机倒把罪,那么也就是说投机行为在中国的法律中是合法的一种投资行为,那么为什么还要限制法律中给以保护的合法权利呢?

二是,投机行为是市场经济中的必然产物,只要有市场经济、有自由贸易就必然有投机行为。并且投机行为是无法严格的划定其法律界限的。这是个投资行为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就像最近媒体中常出现的新词即投资并自住的行为用语正表现了这种变化的过程。

投机可以解释为“投资”的“机会”。早在几千年前就有商人从南方运日用货品到北方,再将北方的马、牛、羊转运到南方的交易,这即是一种有投资风险的交易,也是一种投资的机会。只要是投机的风险自负,有损失的可能就要允许有盈利的可能。

请问股票市场没有投机吗?期货市场没有投机吗?债券市场没有投机吗?粮食市场与猪肉市场没有投机吗?连普洱茶市场都会有投机,那么还有什么市场中能没有投机呢?又有什么办法去分别界定这些市场中的投机行为呢?又有什么税收差别或加税的措施去限制或抑制这种投资与投机不同的行为吗?

三是,住房与其他金融、股票、期货等市场的投机不同。因为其他市场中均没有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而住房中则有政府应建立保障体系和帮助保障体系之外的公民购买住房和改善居住条件的责任。

表面看,限制投机是压缩与抑制消费,面对的是整个开发商,而实际限制的不是开发商而是消费者的买卖行为。二手房交易又与开发商有何关系。加税的结果是不但未能降低房价,反而形成了税赋的转移支付增加到房价中,让消费者承担了更高的成本。

限制与制约的并非是投机的行为,而是将所有的加税或成本转移给了最终的消费者,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居住成本,让居住条件的改善步履艰难。

政府调控中将大量的精力与措施用于抑制资产价格上,包括希望市场提供更多的低价商品或普通商品住宅上,但却未将同等的精力与措施用于建立社会保障性住房上。

社会上有关于政府官员对当地房价过高的问责说法,但为什么政府没有对当地未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问责呢?这显然暴露出的政策导向是限制市场中的商品房价格,让个人购买商品房以解决住房问题比由政府承担建设社会保障性住房的责任更为重要和优先。

为什么不是拿出土地收益中的10%或15%或更多用于建设社会保障性住房,而是只拿出5%的净收益呢?在分配比重中显然发展城市比提供保障更为重要。尤其是没有建立面对收入处于“夹心层”人群的贴息贴租的帮助,而如果能减免购房时的个人所得税费则更是对消费者的最大帮助。

由于中国的个人所得税不是按家庭与抚养人口系数分摊计算的,而是按每个纳税人的收入额计算的,因此形成了许多纳税人在分摊家庭抚养人口之后变成不应纳税的群体。正因为无法从纳税方面去平衡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恰恰可以从购房的免税上调节。各国实行购房时的免税政策都是有限额的,恰恰不会影响到富人的高额征税率因此而降低,但对中等或中等以下收入水平的家庭则会大有帮助。所以各国政府在解决住房问题时的免税政策会让不管收入高低的家庭都受益,尤其对于解决住房问题帮助最大的是数量最多的中低收入家庭。可以从购买已有一段时间楼龄的二手房交易中首先试行购房的免税政策,一定可以解决更多需要政府帮助的中等收入以下的家庭住房问题。

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减免税与加税政策,正反映了一个政府对于公民权利保护上的态度。如果真正认为住房是一种关系到选票问题的“政治”,那么政府就应主张给民众更多的支持与优惠。

加税不但未能抑制住消费需求的增长,反而让这种被压抑的需求在对调控政策失望之后反弹了。与其他的生产、贸易、制造和消费不同的在于住房消费是一种刚性需求占主导地位的需求。即使改善性的柔性需求也会在环境的影响之下变成刚性需求了。加税在刚性需求的目前就变成了不得不忍受的成本增加了。

如果加税改变了需求、减少了需求,那么加税只会让少数有较强承受能力的家庭继续选择购房。但如果加税不能改变刚性需求,就变成了反作用力,除了增加政府的收入之外,无助于解决居民住房的改善。给选民们留下的印象则并不利于增加选票。

在两税合并中,中外企业的所得税统一了是一种免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一种免税;免除农业税是一种免税,同样都选择的是在国家与企业、国家与民众之间的一次分配中的最直接渡让。这种渡让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加国家的税收,并不意味着国家一定要靠转移支付的方式用二次分配来解决公平和收入提高问题,也可以用直接税收减免的方式达到同样的目的。也许购房中的减免税会让许多家庭不再依靠于分享政府的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中的补贴(这也是一种转移支付),而可以借助于减免税所增加的支付能力自行改善住房条件了。

无论如何,中国改革的目标不是仅仅让国家的财力强大起来,而是为了让民众的收入增加、生活改善。最终衡量小康社会的标准是每个家庭的住房改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主题

2446

回帖

349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494
发表于 2007-7-20 16: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的政府已经严重缺乏信用了!

这个尽人皆知!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9

主题

2万

回帖

3万

积分

注册会员

超究武雄霸斩

积分
31613
发表于 2007-7-20 20: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涨吧~和老美并驾齐驱~

到时候去美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20: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乖 听父母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主题

6913

回帖

9299

积分

网站编辑

向日葵小班

积分
9299
发表于 2007-7-20 20: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股指期货:loveliness:
推出还早.: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22: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说什么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641

回帖

908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908
发表于 2007-7-20 23: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的公信力要好好的搞一下才行。如果还和5.30那样。那将又一次失信于人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24 15:14 , Processed in 0.0845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