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pigpigqing

满城尽是《通天塔》

[复制链接]

5

主题

63

回帖

92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92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2: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金无垠 于 2007-3-31 01:49 发表
这部片还没看,只不过出现这样的电影是正常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人预言人类将会出现最大的矛盾不再是种族,肤色,国家……而是文化的不同,只不过美国现在直接都不再说某某国家落后或者什么,而是说文化不同。 ...


嗯~!有道理啊,或许我会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因为文化的不同,想问一下你说的“巴别塔,通天梯”是什么意思?难道就是《通天塔》里面出现的景点?还是说《通天塔》这部电影的灵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530

回帖

76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61
发表于 2007-3-31 13: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上。
看过了,比较认同如下看法。感觉自己封闭在自我意识中,脾气很坏,有点感触。

  如果提起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估计很多人都是一脸茫然的。但要是提到他导演的作品《爱情是狗娘》和《21克》,应该又是一片恍然,原来是他啊。导演的名字非常拗口,不过他的作品却为很多人喜爱着。

    曾经影片的粉丝簇拥,今年戛那的最佳导演,评论界的高分评价,明年奥斯卡的入围呼声,一个又一个的光环,对每个爱影的人来说都是致命的诱惑。这就是他的新作――《通天塔》

    又是一部多线索交叉的群戏热闹场面。多线索交叉和不规则的叙述结构仿佛成了导演的标签,从结构上,本片与导演成名作《爱情是狗娘》更为相似。相比《21 克》更为花样的不规则倒叙,本片也可以粗略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其中在摩洛哥的两个故事联系比较紧,也可以看成一个故事,几个故事彼此的时间顺序是混乱搭配的,但从每个小故事本身又是线性叙述的,正因如此,虽然电影线索很多,但是并不混乱,也很容易理清剧情。这种叙述方法在之前的《爱情是狗娘》里也同样使用过。不过相比《爱情是狗娘》,这部电影的涉及的范围和主题则更为宏大了。

    导演非常喜欢在一个突发事件中找话题,并引发关注所有相关人物的遭遇,也许车祸是最常见的突发事件,所以之前的《爱情是狗娘》和《21克》都是由一场突发的车祸引出的一个个小故事。不过这次导演终于跳出了自己的生活圈,进入了世界范围,将突发事件设置成了一场意外的枪击事件,而牵涉的人也遍及了四个国家,三块大陆,十数人之众。

    在突发事件和多线索中,导演总是期望挖掘出一些深度思考。之前探讨了爱情和救赎的话题之后,本次导演将视角放在了交流上,由于多线索和多人物,本片探讨的话题也遍及父母与子女的交流,夫妻的交流,兄弟的交流,不同的职业、信仰、地域人群之间的交流,并上升到每个人之间的交流。误解、歧视、冲突以及自我封闭,使得交流变得格外的困难和不可能。摩洛哥、美国、墨西哥、日本,散布在世界各地的一个个小故事却在讲述着同一个道理,看似简单的交流原来是如此困难。

    在摩洛哥,布拉德·皮特和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的这一对美国夫妇为了挽救即将覆灭的感情开始了一次北非的渡假,握住又松开的手,暗示着交流的是如此的困难。意外射来的子弹,让皮特不得不和当地人、车上游客以及自己的妻子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急躁的情绪及相互不理解,最终相互咒骂并发生冲突。

    在墨西哥,边防站的警察执意认为加西亚几人是有问题的,固有的歧视观点使得双方误解加重,最终加西亚飙车逃跑。

    还是摩洛哥,一对小兄弟在闯祸之后,在父亲的训斥下,彼此殴打告发着。之后与警察的枪战同样源于一种地位上的歧视和彼此的误解。

    最后是日本,聋哑女孩千惠子在母亲自杀之后更加自闭,与父亲的交流越发的稀少。女儿宁可在外面向每一个遇见的男人表达爱意借以温暖封闭的心,却不肯与父亲多沟通。

    原来,交流是如此困难。即使没有种族差别、没有地域区别、没有信仰问题。同样会有很多的冲突和误解,每个人,都作为个体与其他人相互摩擦着。

    导演电影结尾处写道:“谨以此片,献给我的孩子。最暗的夜,最亮的光。”电影的最后部分,每个小故事都由于沟通问题进入了一种困境,即开始了最黑的夜。摩洛哥的小孩拿起了枪射向警察,皮特望着远去的旅游大巴,墨西哥的加西亚驱车逃跑,日本的千惠子失魂落魄的走在东京大街。每个故事都向着痛苦的方向走去。不过最亮的光也随之出现,摩洛哥的孩子忘记了之前和兄弟的争斗,想起两人在山上吹风。布兰切特被救,和皮特两人合好。墨西哥保姆虽被驱逐,但也和儿子相拥一起。最终结尾镜头,全身赤裸的千惠子与父亲拥在漆黑的夜,。三次非常重要的拥抱,带来黑夜的点点光亮。正像结尾最后一个镜头,镜头拉远,夜虽然漆黑,但还是偶有灯光的。无需语言,彼此相拥就好,最真诚的沟通,重建通天塔的唯一希望。

    相比之前的《爱情是狗娘》,本片在几个故事的彼此衔接上并不见非常紧密,如果说墨西哥的故事尚且是被那场突发枪击事件影响拖累所致。那个日本故事实在是可有可无,因为那场突发的枪击事件跟他们实在无甚关系,我们可以随意把这个故事设置在地球的任意角落,可以是澳大利亚,可以是英法德意等等国家。虽然日本的小故事本身仍是在说关于交流的事情,但是在观影过程中总是觉得有些散乱。如果融合度更高些,彼此影响更多些,也许电影会更扣人。

    除了最后一段,四个故事始终是摩洛哥-墨西哥-美国游客-日本这个顺序交叉进行的,从场景上,忽而荒凉的摩洛哥,忽而喧闹的墨西哥,忽而繁华的东京街头,音乐也是随场景时而北非民谣,时而墨西哥吉他,时而日本流行。不同的景象和文化氛围,在视觉和听觉上获得交叉感动。印象最深的段落当属日本女孩在舞厅那段,主客观视角的不停变换,时而嘈杂的音乐,时而静默无声,配合闪动的五彩灯光和激情跳动的人群,将千惠子心中的那种封闭的痛苦刻画得异常感人。

   《圣经》的《创世纪》里有个小故事,大意如下:从前,世界是上说的是同一种语言,用的是同一种文字。当人们向东迁徙来到希纳国并定居下来。他们大家商议说:“来吧,我们来烧制一些砖块。”他们用砖当石头,沥青作灰泥。“来吧,”他们说:“我们给自己建造一座城市和造一座顶端入云的高塔以留名后世。不然,我们就会流散各地,无所依归了。”不久,天主下来察看世人修建的这座城池和高塔,他说:“他们在这儿是一个使用同一语言的种族。如今他们开始建造城阁,从此他们只要下了决心,就什么事都难不倒他们了。来,我们到他们那儿去,弄乱他们的语言。这样,他们就彼此不能沟通了。”于是,天主把他们分散到世界各地,他们修城筑塔的工程也就半途而废了。这就是为什么这座城叫做巴别,因为天主在那里使世上的语言变成了彼此听不懂的声音。上帝从那里把地上的人都分散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http://msn.mtime.com/movie/44726/comment/13660/

【影评】【12月14日】babel 通天塔----深奥的名称,平实的情节



这部影片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典故。对于片名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本片的内涵。

Babel,翻译为“巴别塔”,又译“通天塔”。圣经《创世记》中记载着一段关于人类语言的故事。据说亚当的子孙本来说的都是同一种语言,他们不仅生活得有滋有味,而且还打算修造一座巴别塔直通天堂。上帝看到这种情况深感忧虑,害怕人类将来会不服管束,于是下界来把语言搞乱,使人们彼此都听不懂对方的话语,无法交流,塔自然修不成了。巴别塔不建自毁,与其说是上帝的分化将人类的语言复杂化,不如说是人类自身心灵和谐不再的分崩离析。因此这个世界上有了翻译,不仅是为了加强人类之间的交流,更寄达了一种愿望,希望能以此消除人际的隔阂,获求来自心灵的和谐及慰藉。真正的译者,把握血脉,抚平创痕,通传天籁,开启心门。

了解了这一层意思,再来审视本片,就比较能够洞悉导演的良苦用心了。

客观地讲,本片有点出乎笔者的意料,原以为布拉德皮特接拍的影片,商业味道应该比较浓,就算不是火爆刺激,也应该跌宕起伏,精彩不断。可是看完两个小时还要多一些的全片,整体氛围深沉、平静、详实,有一丝淡淡的哀愁,有一种静静的思考,更有一种浓浓的人文关怀。因此,倘若耐不住性子,抱着如笔者在未观看之前所持有的期望的,恐怕不会对本片有太大的兴趣。

本片最大的特色,乃是其交叉叙事。三个故事,不同国家、不同地点、不同人物、不同原由、不同进展、不同结局,交错而行,穿插发展。这样的叙述手法,倘若把握不好,整部影片就会乱成一锅粥,令观众不知所云,晕头转向。本片的导演显然深谙这一点,三起事件虽然齐头并进,却丝毫不乱,章法严谨。笔者也在想,倘若讲完一个故事,再讲另外一个,按照串联的顺序来演绎本片,会是什么效果?观众肯定可以更容易的看得懂本片,但是在事件之间的悬念和关联上,在三起事件本身所要表达的共同的思想和反映的共同的主题上,“串联”的效果和影响力要大大弱化于“并联”,从气势和震撼性上来看,也单薄了许多。因此,在这种多线索、多叙事的结构电影中,普遍都采用了并行的手法。

影片的巧妙之处还在于,对于这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一开始并没有给出太多关联性的暗示。观众可能会以为:影片中一会儿北非,一会儿日本,一会儿又是北美,不同肤色的人们,说着天各一方的话语,做着南辕北撤的事情,到底影片是在讲什么?这样一种对影片本身情节的好奇,驱动着观众看完本片。随着影片的发展,及至水落石出、云开雾散,各种关系通过直接、间接、正面、侧面的影片对白完整清晰地展现出来,观众就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虽说是三个故事,但布拉德皮特这一条线索是最主要的,通过他,才可能引出(或者说导致)其余两条线索的发生。而对于影片中发生在日本的故事,在那个残障少女身上花费了大量的笔墨,而综观全片来看,虽然同影片主题思想相一致,但此少女与整体大事件的联系是最弱的,她的故事,有些游离。

影片中没有绝对的主角,总体比较均衡,没有出现某一个角色的耀眼光芒明显压过其他人的。

最后,说几点笔者自己的感慨:

第一,在影片中见识了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杀鸡”手法,颇为独特,堪称独门绝技了。

第二,日本mm的校服裙子真是短的可以。另外片中还有mm正面、背面全裸、以及主动出击“色诱”的镜头。

第三,北非事件中的那个小弟弟,堪称将才,若加以培养,不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能人,就是一个有害于人民的强人。

第四,有些地方的警察,更加不讲人道、不讲人权。

第五,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不通,沟通不畅,固然导致了隔阂。但从中国传统的观点来看,本片颇有点“祸不单行、福无双至”,“人要是倒霉了喝口凉水都能被呛死”的意境。

第六,影片本身还反映了很多问题,比如对子女的教育、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婚姻、爱情、反恐政治、黑工等,不再列举。

对于本片,感兴趣的,自然会看。
http://www3.eastgame.net/read.php?tid=1078179

[ 本帖最后由 beyood 于 2007-3-31 13:2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3678

回帖

5155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5155
发表于 2007-3-31 17: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还没有看,,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8

主题

2万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几凡失意仍能傲!

积分
30574
发表于 2007-3-31 17: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金无垠 于 2007-3-31 01:49 发表
这部片还没看,只不过出现这样的电影是正常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人预言人类将会出现最大的矛盾不再是种族,肤色,国家……而是文化的不同,只不过美国现在直接都不再说某某国家落后或者什么,而是说文化不同。 ...



没有多少观众能了解别人的文化吧,所以只能是看个热闹,看不出热闹的就捧个人场好了。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语言,自己的文化不可能被别国的人所理解,反之亦然,如果都能互相理解了,世界将会怎么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8

回帖

71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12
发表于 2007-3-31 19: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涉及4个国家5个家庭,跨度比较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2142

回帖

3152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152
发表于 2007-3-31 21: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笑傲江湖 于 2007-3-31 00:09 发表
蝴蝶效应至少有让我继续看下去的欲望,这片子越看越不想继续看了。


推荐看看那香水杀人案啊,不错。

Perfume.The.Story.of.a.Murderer.RETAIL.READNFO.DVDRip.XviD-DiAMOND 香水

唔,还是这本香水好看,正在CHD拉HD-Re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108

回帖

162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625
发表于 2007-3-31 21: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笑傲江湖 于 2007-3-31 17:58 发表



没有多少观众能了解别人的文化吧,所以只能是看个热闹,看不出热闹的就捧个人场好了。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语言,自己的文化不可能被别国的人所理解,反之亦然,如果都能互相理解了,世界将会怎 ...

说穿了,实际上这关系到人权,自由,平等。。。
我不知道中国社会学现在学的是什么,有次瞥见MIT的公共课程,竟然就看见这个“不同文化的共存问题”,尼古拉斯的The Wicker Man之类的,都是人类的悲剧。不同是正常的,某人比你高点,某些方面比你聪明点,比你有钱点,我想这是正常的,如果大家都一样了这才是恐怖的事情。但是总有人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点,而且还有人认为大部分人都是愚人,需要聪明人的管理,世界应该按照他的意志运转,然后就出现了一小撮人控制大部分人,控制的人认为自己在对人类作福,被控制的人认为我们生活越过越好了,其他的我就不需要了。
实际上这时“聪明人”就在行使类似上帝的权利,所以这问题就出现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我们才可以共存,不是寄生不是压迫,什么样的情况下社会才可以多样化以及和谐。所以人类的问题还是很多的,现在西方大部分的世界观都是“自然/自由”,而且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影响波及全球,自然或者一种表象为科学使人类丧失了自由和尊严,被认为是宇宙中运动的原子和分子;自由导致对个人成就的无止境追求,破坏人类社会与政府的民主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3954

回帖

5514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5514
发表于 2007-3-31 21: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Babel和Crash讲的都是社会问题,只是Crash让人更容易看懂罢了,其实两个都不错,但因为Babel在后,所以给人感觉有点跟风之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44

回帖

20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200
发表于 2007-3-31 23: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05

回帖

257

积分

海星

积分
257
发表于 2007-4-1 11: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笑傲江湖 于 2007-3-31 17:58 发表



没有多少观众能了解别人的文化吧,所以只能是看个热闹,看不出热闹的就捧个人场好了。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语言,自己的文化不可能被别国的人所理解,反之亦然,如果都能互相理解了,世界将会怎 ...



没啥如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22 11:24 , Processed in 0.08849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