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我相信一般知道唐诗的人,都知道它的前4句,特别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其实,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以前,我一直以为这是歌颂野草,也兼送别的诗作.很多古诗赏鉴也是这么说的.然而,今天闲翻唐诗三百首(注释一下,是喻守真编著的繁体版),却发现他完全是另一种解释,他是这么解释的:
作意: 此诗虽是咏物诗,意在讽刺小人,又可作寓言诗看.
作法: 凡是含有讽刺的诗,切不可露筋露骨,使人一望而知.总要意在言外,使人自去领悟,才有回味.本诗以草比喻小人,"原上"比君侧,"枯荣"比去一小人来一小人,"火烧"比斥除不能尽,"春风"比乘时有崛起,"侵道"比倾轧君子,"接城"比欺凌君上,"别情"比小人殷勤处最易动人.再就文字讲,颌联是流水对,非常自然.颈联中"远芳""晴翠",字都凝练,都是代表草字,与此可悟诗中运用借代词的方法.
以上的说法,确实也可以成立.由此可见,很多经典的,自以为很明了的东西,仔细一琢磨,也会别有洞天.我其实也不太相信作者的原意是如此,因为很难相信一个16岁的少年会写得如此老辣.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可以这么"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