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家看了贾樟柯导演的《三峡好人》,很受震撼,电影的画面非常宁静,写实,干净,非常的美,而在这美丽镜头下演绎的是一幕幕人间悲剧,导演克制理性的娓娓道来真实的人生,真实的社会。
电影以正在移民搬迁的三峡奉节老县城为背景展开,由两个小故事穿插而成,一个是韩三明演的山西煤矿工人,做船来到此地,寻找十八年前的老婆和女儿,这个老婆是他当年用几千元买来的,公安去解救后女人回到了三峡;几经周折后得知女人已经跟他人跑船,女儿在东莞打工。他留下来做民工,拆房子,每天50-60元;期间他认识了一个小兄弟,向往“小马哥”,跟着某位大哥打打杀杀。他们成了忘年交,因为都是"怀旧的人".这位可爱的小兄弟在江边兴高采烈的给大家发糖,“大白兔”奶糖,因为有个老板让他们去摆平某个人,每人发50元,约好了晚上回来喝酒,等候一夜后小兄弟没有回来,打手机时“浪奔、浪流”的音乐声从废墟中传来,随之的画面是敬烟\一叶扁舟将尸体运走。
无独有偶,韩三明最后见到他的老婆时,老婆幽幽的说一句,“找不来找我晚不来找我”。和船老大谈判,船老大索价3万元,理由是“她哥哥欠我的”。韩三明和他的女人猫在一个已经拆了一大半的废墟上,空出的一面墙映射出远处的老县城的高高矮矮的楼房,女人摸出一颗糖来给韩三明吃,“大白兔”,两人面对面蹲着,瘦小的身躯在渐黑的暮色中那么的孤单和无助。轰轰的声音惊吓了两人,不远处一处高楼倒塌了.两人在担心中紧紧的靠拢和拥抱,当初买卖关系形成的非合法婚姻,在经历十八年后达成了和谐。
大白兔奶糖,就是普通人心中甜蜜美好生活的象征.
韩三明回到工地和伙伴们喝酒,告诉大家,他要回去了,山西的煤矿一天可以赚200多(他要赚回3万赎回老婆),三峡的男人们兴奋了,哇塞,我们这里才50元一天,而且活越来越少。可是煤矿是要死人的,每年都死十几个,大伙沉默了。结尾,观众看到的是一群三峡男人,背着铺盖卷,跟着韩三明远行了。生命是有价的,200元一天的生命比50元一天的生命更有吸引力。
另外一个故事是山西的女护士赶到三峡寻找两年多失去联系的丈夫,丈夫已经离开了工厂,当然老国有企业的工厂已经卖给了私人。丈夫据说混的还不错,是跟女私人老板的,是当地负责拆迁的老大(前述的小马哥应该就是跟他混的)。女护士找到了老公的战友,文物单位的某某,寻觅了几天几夜,最后她决定离开,在长江边上老公开着日本丰田车来,两人默默无语,在大坝上一曲舞罢后决定女护士毅然决定离婚,离开这个早已背弃她的男人,青梅竹马的合法婚姻迅速走到了尽头。女人给了我深刻的印象,电影中,她随手拿着一个矿泉水瓶子,永远在喝水,可再冰凉的水也压抑不住她内心的焦虑。
在一个变化的年代,热闹和喧嚣,生存或死亡,每个人都必须作出决断和取舍.该舍弃的就要舍弃,该争取的一定要争取。新的城市新的文化还没建设成,老的县城,2000多年历史,在2年内就淹没了.
电影中夹杂了某些荒诞怪异的镜头,如女护士早晨起来凝望长江青山时,突然有三峡纪念碑腾空而起,最后夫妻分手时,天上又出现了单人走钢丝的场景,是幻觉还是真实?是反映三峡诡异的天气(如海市蜃楼)还是反映我们这个扭曲的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