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6|回复: 6

《女王》的画龙点睛之笔:牡鹿

[复制链接]

259

主题

1091

回帖

1773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1773
发表于 2007-3-15 09: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冲着《女王》女主角海伦•米伦获得了本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缘故,等着《女王》零售版碟子一出,便找机会看了此片。

片中,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面对强大的英国公众舆论压力以及布莱尔首相的施压,必须去做她本不情愿做的、从事实角度来看也不该做的事,但她还是去做了,为了赢取国民和政府的支持。从这点来看,女王既要表现出威严的、至高无上的一面,但同时她还要表现出作为女人,母亲,祖母的那些慈祥的一面。

海伦•米伦,作为专演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专业户,表演造诣水平当然颇高,获得本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桂冠,实属意料之中的事。但在此片中,大家有没有发现,女王与一头肥壮的、约140公斤的牡鹿的两次邂逅,似乎与剧情的发展没有什么关系,但导演仍是花了不少镜头和时间在描述她们的生死邂逅。

其实,这正是导演斯蒂芬•弗里尔的画龙点睛之笔。如果没有这两次与牡鹿的邂逅,也许海伦•米伦将与本次奥斯卡桂冠无缘,斯蒂芬•弗里尔也称不上当代英国最杰出的导演之一。


第一次邂逅
在影片第59分钟的地方,女王独立驾驶一辆吉普车穿越一条小溪时,车的前轴断裂,女王打电话求助后等待救援来临,当时女王心境不佳,便在溪边抽泣起来。在有外人时,女王一定要表现出其威严、坚强的一面,只有在无人时,她才会显现出其女人柔弱的一面。正在此时,牡鹿出现,女王知道它可能会被猎手射杀,她的恻隐、温情之心油然而生,连催牡鹿快快逃走。
这一段,女王的自律、脆弱、身不由己和温情的两面性格得以完美的演绎。

第二次邂逅
牡鹿最后还是难逃被猎杀的厄运,当女王第二次与死去的牡鹿邂逅时,看到牡鹿尸首分离,女王心中极其悲伤,但碍着有人在场,不便显露,那种面上强忍着的痛苦而不便外露的心情,海伦•米伦演绎得入木三分。

也正是这两场邂逅的戏,海伦•米伦把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那个真实情感刻画得神形兼备,形象生动。让观众感受到的,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情感真切的女王,而不是媒体上、电视上的那种戴着面具的女王。

我想,正因为这两场与牡鹿邂逅的画龙点睛之笔,海伦•米伦的精湛的技艺才能得以完美体现,而且最终如愿地折下了本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桂冠!

当然,这一切,要归功于导演斯蒂芬•弗里尔。斯蒂芬•弗里尔,高!实在是高!
欢迎来偶的博客坐坐:
http://www.mtime.com/my/ccjjy2k

661

主题

2891

回帖

4727

积分

论坛元老

资深老浩子

积分
4727
发表于 2007-3-15 22: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这么认为,这部片子看过很长时间了,一直没有什么想法,看过了楼主的帖子,突然想起当时看完以后的第一印象——冷酷、虚伪、做作。。。。。。
事实上,片中集中体现了女王身上的这些特质,自己前任儿媳妇死了,作为女人,她实在是不喜欢戴安娜,毕竟自己儿子犯了再大的错误还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儿媳妇丢了皇室的的脸面就不行,这种双重标准一直影响着女王对于他人、它事的判断,所以就有了即使全国哀悼,她也要去预先安排好的打猎、度假!看到了牡鹿的死亡却兔死狐悲地掉了几滴眼泪,人命在她眼睛里面不值一个牡鹿!
要知道,布莱尔最后是用皇室宝座快要被人民推翻这样恐吓性的语言,才能够让她回到伦敦的,宝座重要!人命不要紧!这样的王室要它何用???
以前对于伊丽莎白女王还是怀有一点敬意的,现在我要用布莱尔夫人——切丽的话来评价一下她——这个XX(算了,不说这么难听的话了,原话在电影里面,大家去看看就知道了)

;01

[ 本帖最后由 hhjsx 于 2007-3-15 22:3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201

回帖

1599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99
发表于 2007-3-16 08: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观点分歧较大,我也去看看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6

回帖

37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74
发表于 2007-3-17 15: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女皇也挺可怜的
要在这个变化迅速的时代力图维持过往皇朝的尊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1

主题

2891

回帖

4727

积分

论坛元老

资深老浩子

积分
4727
发表于 2007-3-19 22: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部片子与其是在维护皇室尊严,毋宁说在损她。
英国皇室,这是一个鸡肋,一方面历史上她的辉煌有迹可循,另一方面,她又添加了英国人的历史包袱。
我也很同情女王,但是,过往终究是过往。今天的女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失败的形象。由此看来皇室的衰微是不可避免的,不管你是哈里王子还是什么王子(查尔斯不值一提)。
戴安娜,只是一个象征,象征了英国人唾弃王室。
别了,司徒雷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04

回帖

41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10
发表于 2007-3-20 09: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怎么说,女主角的演技还是很棒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3313

回帖

4743

积分

论坛元老

花和尚

积分
4743
发表于 2007-5-14 12: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证明,政治从来不将人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22 02:58 , Processed in 0.08327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