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7|回复: 6

“蓝线”中国营的外交风采

[复制链接]

188

主题

5543

回帖

7559

积分

网站编辑

晚安吾爱

积分
7559
发表于 2007-7-20 09: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蓝线”中国营的外交风采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对外交往工作启示

  ■本报记者 陶克 姜兴华 李东航 本报特约记者 秦光龙

  

  2006年8月29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视察联黎部队。一些国家的维和官兵纷纷以安南为背景照相留念。罗富强营长想,与其如此,不如直接请安南与中国维和官兵合影,因为安南在讲话中对联黎部队的高度评价主要是以中国营的作用为支撑点的,请他合张影他应该不会拒绝。他走上前用英语向安南问好,没想到,安南直接用汉语说:“你好!”并爽快地答应了合影请求。中国维和军人就此成为当天唯一与安南合影的联黎部队官兵。 李春年 摄

  在黎巴嫩采访时,我们看到这样一幅广告画———紫禁城的大门由关着、半开到完全敞开,广告语也写得很有意味:“CHINA:ONCEFORBIDDEN, NOWOPEN(中国:曾经禁而远之,现在敞开胸怀)。”这不仅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不断融入世界的写照,同样也是我们这支军队逐步走向世界的写照。而“蓝线”中国营,恰恰处在我军开放的最前沿,官兵们以自身的风采将和平发展的中国魅力展现无遗,将和平文明的中国军队的魅力展现无遗,为祖国和军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尊重与友谊。

  中国军人在不经意间成了有着国际影响的“公众人物”———

  一举一动体现中国形象

  去年7月30日,中国营在黎以战火中奉命去加纳村进行人道主义救援。留在营地掩体里的官兵,从黎巴嫩电视台和CNN现场直播的画面上看到,战士张思伟顾不上戴头盔就来到废墟处搜救,赶紧通过电台告诉他:“全世界都看到你没戴头盔……”

  在资讯越来越发达的当今世界,军人也越来越多地与国际媒体发生着联系。中国营刚到黎巴嫩,当地媒体就进行了大篇幅报道。在黎以战争期间,中国营作为当时联黎部队的唯一一支工兵分队,担负着繁重的扫雷排爆、抢修道路和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更是吸引了众多国际媒体的目光。嗅觉特别灵敏的西方记者,常常在中国营官兵还未抵达作业现场时,就已经长“枪”短“炮”林立地恭候在那里了。

  副营长许红才说,如何适应“在电视直播下维和”,是我军官兵从未遇到的新课题。在黎巴嫩,官兵们的一言一行经常会暴露在媒体的镜头前,每一个官兵都会在不经意间成为“公众人物”,不仅要完成好任务,还要考虑举手投足间有可能造成的“国际影响”。这就要求我军官兵平时除了进行作战技能、专业素质方面的严格训练外,还要强化面对公开、复杂环境的应变能力,提升文明素养,增强公关意识。

  有鉴于此,中国营领导明确提出,参与维和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每一个维和官兵都是外交官,自身的轩昂器宇与从容大度展现的是中国的蓬勃进取与兼容开放。他们就如何面对国际媒体采访、在公开场合如何行为处事等问题组织专题教育,从官兵着装、言谈举止、礼节礼貌等生活细节抓起,甚至连文雅就餐、文明如厕也作了详细的规定。他们还经常创造条件培养官兵的对外交往能力,组织不同岗位的官兵参与外事活动,多与友军接触。官兵们因此在媒体与世界面前一次次展示了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在接待联合国及有关国家政要来访时,中国营的礼仪兵英姿飒爽、英气勃发;在举办招待会宴请联黎友军时,筷子放在中间,刀叉摆在两旁,既彰显了中华美食文化的特点,也体现了中国人处处替朋友着想的周到细致;在外进行扫雷排爆作业时,废弃物都要妥善清理,不污染黎巴嫩的一寸土地,反映了中国军人的一流专业素养……

  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宣传,是塑造我军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径。中国营将官兵们在黎以战争期间及战后维护和平、扫雷排爆、实施人道主义救援的场景录像,精心编辑制作成纪录片给来宾播放,俄罗斯、伊朗、德国、意大利等一些国家的维和友军、驻黎武官还将纪录片光盘带回去在本国媒体上播出,中国和中国军队的良好形象走进了更多国家民众的视野里。联合国维和司军事战略部部长鲁索兹今年5月访问中国营时,观看过这一纪录片后也饶有兴致地要了一张光盘,表示回到纽约联合国总部后要播放给所有工作人员看,让大家都了解中国军人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中国军人不是一味内敛、隐忍、谦让,而是敢于并善于维护自己的尊严———

  该说“不”时就说“不”

  中国营刚到任务区不久,一个法国维和军官见到时任保障连排长的万俊新,冲口就用英语问:“你会讲英语吗?”万俊新谦虚地用英语作答:“不太会。”法国军官又问:“你会讲法语吗?”万俊新如实回答:“不会。”那个法国军官略带挑衅地追问: “那你会讲什么语言?”万俊新反问道:“你会讲汉语吗?!”法国军官一愣,尴尬地走到一边去了。

  中国军人首次成建制走进中东维和区,外军官兵和联合国雇员都抱着一种好奇的目光审视他们。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友善的,但是也有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维和人员看到中国军人干的多是脏活、累活、险活,担负的是保障性、服务性任务,多多少少对他们有些轻视。万俊新和那个法国军官“对话”的事在营里传开后,大家和他一样虽然觉得出了口闷气,但同时也意识到应增强提高语言能力的紧迫感。

  于是,学外语成了中国营官兵的一种自觉行为。不少官兵维和几个月,英语交流能力大为提高,也敢与外军直接对话了。工程连驾驶员覃桂师一次到波兰营接装备,两名波兰士兵请他去查看装备状况。见翻译在旁与波兰军官交谈,他们就试探地问覃桂师会不会讲英语,覃桂师立即流利地回答:“YES,ICAN(是的,我会)。”两个波兰士兵干脆把翻译甩在一边,直接用英语向覃桂师一一介绍整个装备的性能,交接工作用了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

  令联黎部队各国军人对中国军人完全不敢小觑的,是中国营在黎以战争期间直接向联黎部队司令发出信函,抗议作战处长瞎指挥的魄力。去年7月27日,联黎司令部作战处长让中国营冒着黎以双方交战的炮火,到距边界仅800米的某地销毁一枚落入司令部大院的155毫米未爆炮弹。中国营从曾对这枚未爆弹进行过检查的法国营排爆小组处了解到,该弹引信已经脱落,处于安全状态,并已经临时放进他们的弹药库,遂向作战处长提出“此时执行这项任务没有必要”的陈述。遭其强硬拒绝后,经营领导共同研究,由罗富强营长直接致信联黎部队司令陈述理由,指出不立即执行这一任务不仅不会影响联黎司令部的正常工作,而且可以确保我维和官兵的生命安全,节省已经短缺的宝贵油料,以利执行更为急迫的任务。他还依据有理有节、不卑不亢的外交原则,对该处长提出抗议。他的陈述得到了联黎部队司令和副司令的支持,从而避免了一次冒险行动。事后,联黎部队司令致信罗富强营长,赞扬他有诚实严谨的作风和关爱士兵的态度。

  中国军人走向海外,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即便是西方国家的军人也不敢小视。罗富强营长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到任务区后第一次去联黎司令部办事,站岗的法国士兵就微笑着主动打招呼,而且是用半生不熟的汉语!罗富强说,外军官兵对中国军人的尊重,源于中国正在迅速发展壮大,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国家强大了,国人才会到处受尊重。与此相适应,中国军人在对外交往中,更应该表现出民族自豪感和大国风范来。

  在中国营,还有这样一些维和军人,他们管理着不同年龄、不同国籍的外军官兵,中国军人的气度与魄力在他们身上时时得到检验。担任联黎司令部宪兵主管的刘稣只有24岁,手下却管着一个来自西欧的40多岁的宪兵。此人自忖资历老,经常在执行任务时不按刘稣交待的路线行车,频频遭到投诉。刘稣多次提醒无效后就把他叫到办公室里,把一摞投诉材料摆到他面前,然后严肃地指出,再不改正只好向上级报告把他遣返回国了。刘稣的先礼后兵,让这个老宪兵既明白了中国军人的尊严不能冒犯,也感觉到中国军人的宽厚与仁爱,此后工作起来再没有自作主张。

      维和不是去当“救世主”,中国营官兵处处尊重、爱护黎巴嫩人民,军民一致的传统在异国他乡延伸———

  用微笑传递中国魅力

  中国营在黎巴嫩有“和平之神”的美誉,但中国军人从不把自己当作“救世主”,而是把对祖国、对家乡、对亲人的爱化作浓浓深情,在满目疮痍的黎南地区播撒友爱,把我军军民一致的传统延伸到异国他乡,使黎巴嫩人民感受到中国军人圣洁的心灵。正如在中国营工作的黎巴嫩籍雇员夏冰所言,“中国军人从来不将枪口对准黎巴嫩人”,而是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黎巴嫩人民投之以微笑,伸出友爱之手。

  去年8月,排雷连连长陈代荣等5名中国营官兵随友军车队外出执行任务,所乘车辆突然爆胎了,他们只好顶着正午强烈的阳光,在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等待救援。这时,不少友军官兵都跑到路边的果园和蔬菜大棚里,摘橘子、葡萄和西红柿解渴。黎以刚刚停火,逃难的黎巴嫩老百姓还没有返回家园,但陈代荣等人严守我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没人去摘老百姓的水果吃。陈代荣对我们说,虽然中国营官兵在战时为黎巴嫩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但这并不代表维和军人就可以随心所欲,在当地人面前充大爷。

  当联黎部队友军艳羡于中国营官兵可以轻松地出入黎巴嫩村庄,还处处都受到礼遇时,他们也许一时还没想明白,用微笑传递中国魅力,正是中国营在当地最好的通行证。中国维和军人的真诚、友善与勤劳、勇敢,令黎巴嫩人真心地接纳了这支不同一般的军队———

  当中国营官兵为驻地一座村庄搜排未爆弹时,一位80多岁的黎巴嫩老大爷先是反复叮嘱中国小伙子们注意别伤着自己,然后又拎着咖啡壶蹒跚地走来,为姜海龙等中国扫雷兵每个人都斟了满满一杯咖啡。

  当中国营官兵为驻地一所小学建成儿童游乐场后,在一片“THANKYOU!THANKYOU!(谢谢!谢谢!)”声中,一个黎巴嫩小男孩悄悄地把一块巧克力糖塞进了战士黄进光的口袋里。

  姜海龙说,黎巴嫩老大爷送来的虽然是没有加糖的苦咖啡,但是自己却感到很香、很甜,因为这是黎巴嫩人民对中国维和军人的最高奖赏。黄进光也说,当时自己是多么自豪啊,因为他明白,黎巴嫩人民感谢的不仅仅是中国营官兵,感谢的更是中国政府、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

  在我们就要结束采访离开中国营时,碰到一件令人回味的事情:联黎司令部召开安全会议,各出兵国的营长都通知到了,唯独没有通知中国营营长。中国营就此事询问有关部门主管时,哪知对方这样回答说,这次会议讨论的是如何应对驻地百姓因发泄不满情绪向联黎部队车辆投掷石块的问题,中国营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也就没必要参加了……

  面对这个回答,我们一时语塞,但突然感悟到,维和道路荆棘丛生,但真诚的心血必将浇灌出友谊之花。

286

主题

6658

回帖

9122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9122
发表于 2007-7-20 10: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P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2789

回帖

33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305
发表于 2007-7-20 10: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全世界受压迫的劳动人民去了吗?:funk:
哥,你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主题

5543

回帖

7559

积分

网站编辑

晚安吾爱

积分
7559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0: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梦想着穿军装,不知道婚纱照有这个主题的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4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7951
发表于 2007-7-20 10: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军人干的多是脏活、累活、险活,担负的是保障性、服务性任务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4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7951
发表于 2007-7-20 10: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tter 于 2007-7-20 10:31 发表
梦想着穿军装,不知道婚纱照有这个主题的没;!

整一套民工工作服
我的梦中情人 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078

回帖

2729

积分

论坛元老

无聊小霸王

积分
2729
发表于 2007-7-20 10: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确实有些不同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24 06:52 , Processed in 0.0983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