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9|回复: 1

何需求证——观《证据》有感

[复制链接]

5

主题

39

回帖

59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9
发表于 2006-4-3 20: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学的命题我们可以采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去加以求证,甚至整个宇宙我们都可利用各种定律、原理来加以分析、论证,似乎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我们都能够通过数理和逻辑推理的手段加以推断和求证,也许,迟早有一天世上的一切都会尽在人类的掌握之中。
      在此前提下,我们在影片中可以看到:
      生活在父亲阴影之中的女儿——凯瑟琳,倍受求证的折磨和困扰。父亲在世时,她努力证明父亲并没有疯,还能继续进行他的研究,她留在父亲身边,全心地照顾父亲。直到父亲激动地宣布自己已经得到完美的论证,她才终于明白事实已证明了一切。同时,作为女儿,有着父亲同样的天赋和性格,是否也会有同样的命运的论题则开始不时困扰着她,究竟是天才还是疯子,是现实还是幻觉都欲求而不得,“疯子是从来不问自己疯不疯的,疯子也从来不会承认自己疯了的。”父亲的话也只能是个安慰,这一切都无法逃避必须面对。
      忧心忡忡的姐姐对自己的妹妹关怀备至,妹妹是否遗传了父亲的精神分裂症,始终是一个疑问,从姐妹见面开始就不断的提出各种问题,希望能够从妹妹的一言一行当中加以求证,从而使情况进一步恶化,也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怀疑。最终怀疑变成了一种偏执。不由不让人怀疑究竟是谁疯了。
年轻的数学讲师哈尔对凯瑟琳早就颇有好感,为了探求事实的真相,哈尔通过不懈的努力,多方加以求证,最终用自己的关爱,让凯瑟琳从迷茫、绝望之中得以解脱,开始正确面对现实,走出了封闭和忧郁,这可以说也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是,也正是他的求证,一度使凯瑟琳陷入更深的绝望。
       一时之间,求证几乎成了每个人深藏在潜意识当中的一种偏执,最终意义何在,却没有人关心。
求证是一项目的性十分明确的行为,在证明给别人看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自己相信。在影片中也不例外,每一个人所要说服的对象其实最终还是自己,然而说服自己要比说服别人要难的多,这一点在影片中,已有充分的表现。另外,父女、姐妹、爱人甚至人与社会之间,信任是其连接关系的基本纽带之一,也只有当心存疑虑时,我们才会去求证。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求证也是对信任的最大挑战。
      记得在电影《二手雄狮》中有一段台词:“如果你想相信什么,相信就是了。有时候某些东西可能不是真的,却正好就是一个人最需要相信的东西,不一定你就不能相信它。”的确,只要是值得相信的东西,就去相信它,不要犹豫。
      影片中,一号女主角温妮丝·帕特洛在片中的表演成熟自然,对角色的把握准确,把人物刻画的丝丝入扣,面对如此复杂的人物性格,仍能从容应对,将人物的内心完美地呈现出来。
      安东尼·霍普金斯将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对事业极端狂热,对女儿充满关爱的父亲表演的惟妙惟肖,完美无瑕。唠唠叨叨的姐姐由霍普·戴维斯扮演,将一个小市民的形象表现的活灵活现,同时在一言一行中,也充分体现出了对妹妹的那份关切之情。
      父亲的学生哈尔,最吸引人的就是那独特的眼神,其他似乎印象不是很深。
     总之,这是一部考验人毅力的好片子,的确值得一看,但却需要足够的耐心才能解开片中的各个谜团。另外,大陆把片名翻译为“证据”,窃以为不是非常妥当,倒觉得台湾翻译的 “求证”,还比较准确。至于香港翻译的“情来,算尽爱”,简直不知所云。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4

主题

32

回帖

47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47
发表于 2006-4-12 10: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是部有想法的片子,观影过程还是睡了三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25 00:17 , Processed in 0.0813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